《释名》曰:礼,体也,言得事之体也。
《礼器》曰:忠信,礼之本也;义理,礼之文也;无本不立,无文不行。
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,决嫌疑,别同异,明是非。
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,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准。

中式家具中的床、榻、椅,不仅是日常生活起居中的实用品与陈设品,也包含了诸多的民俗文化、社交礼仪,甚至还具备了区分长幼尊卑、亲疏远近的功能。
以古代大户人家厅堂中必不可少的中堂家具为首例:中堂家具,一般由四仙桌或八仙桌、扶手椅或太师椅成对,再加上长条案和花架等组合而来的家具。
依照传统的礼仪规制,中堂的扶手椅或太师椅的座序以右主、左宾或左为上、右为下为序,无论长辈还是僚幕皆宜“序”来入座,这叫坐有坐“相”,这个相,既是形式,又是内涵。

家中有宾客来访,主人迎入正厅,宾客坐在左边的椅子上,这也是常说的请客人上坐,主人则坐在右边的椅子上相陪。
现在很多家庭都没有专设传统的中堂,但一般在客厅电视墙的对面都会设有长、短沙发,这种长沙发的左右也就相当于中堂左右的两把主椅,礼仪规制相同。
而常见的中式椅子有如皇宫椅、圈椅、官帽椅、玫瑰椅等,这些坐具的设计初衷,并不止是简单的坐功能,而是坐的尊严,体现的是一种礼仪文化。

例如圈椅,椅子坐面与扶手都相对较高和宽,按照“正襟危坐”的要求而制作的,坐在这种中式家具上,可以坐出符合礼仪的姿态。
中式家具的陈设离不开中国传统礼仪文化,也遵循着一定的规矩,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,以礼相待,以礼待人。